服务 |
化粪池清理 |
面向地区 |
作业程序
1.用铁钩打开化粪池的盖板,再用长竹杆(8m)搅散化粪池内杂物结块层。
2.把吸粪车开到工作现场,套好吸粪胶管(5m长,备3条)放入化粪池内。
3.启动吸粪车的开关,吸出粪便直至化粪池内的化粪结块物吸完为止,防止弄脏工作现场和过往行人的衣物。
4.盖好化粪池井盖,用清水冲洗工作现场和所有工具。
5.每年清理一次,池清运90%,二级池清运75%,三级池硬的表面全部清运。
6.化粪池清理后,目视井内无积物浮于上面,出入口畅通,保持污水不溢出地面。
7.在化粪池井盖打开后10~15min,人不站在池边,禁止在池边点火或吸烟,以防沼气着火烧伤人。
8.人勿下池工作,防止人员中毒或陷入水中。
9.化粪池井盖打开后工作员不能离开现场,清洁完毕后,随手盖好井盖,以防行人掉入井内发生意外。
早的化粪池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,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,化粪池就是流经池子的污水与沉淀污泥直接接触,有机固体藉厌氧细菌作用分解的一种沉淀池。初化粪池作为一种避免管道发生堵塞而设置的截粪设施,在截留、沉淀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、防止污水管道堵塞、减小管道埋深、保护环境上起着积极作用。在我国,化粪池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配套生活设施,几乎每一个建筑物都设有相应的化粪池设施。
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,厨房米粒剩菜或卫生间纸屑粪便等通过水管排到化粪池分解降解,理论上不易堵塞,但实际上人们常疏于防患意识,难免会有许多毛发、塑料袋或者厨房油脂等不可降解的杂物顺着管道排到化粪池,久而久之,极易造成化粪池堵塞满溢,对小区或我们的居住场所造成严重的污染和不变,想象一下臭气熏天,污水横流的作呕画面,相信很多人对这个平常不起眼的小小池子尽可能地敬而远之。
化粪池运营维护
1.设施由经过培训和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;设施清掏和维修作业,由具备资质的队伍承担。
2.设施应有全面的维修保养计划,应建立日常检查、维护和定期清掏、检修制度,并作好记录。
3.严禁在处理设施上修建建筑物、构筑物和堆码重物。
4.处理设施检查井和取样孔盖板应保持活动,不得密封;盖板应保持完好,如有破损和松动应及时修复或更换。
5.处理设施周围应设防火警示牌,严禁烟火。
6.应定期检查处理设施的进、出口和连接管,如有堵塞及时疏通。
传统的化粪池可以改造成沼气净化池,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。沼气净化池位于公厕下方,粪便污水由沼气净化池处理,取消化粪池。产生的沼气作为公厕管理人员的生活燃料,废液作为有机肥用于厕所屋顶、墙壁及周边环境的绿化和种菜。它具有粪便处理好效果、废物综合利用、使用方便、环境优美、经济效益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点。化粪池管理中,强制要求定期用漂白粉消毒,以加强处置效果,提高出水细菌学指标,但不能因漂白粉使用过于频繁而影响正常发酵。
污水管道都是严重污染的地方,普遍存在通风不好的危险,所以要做的是打开井盖,让新鲜的空气进入管道内一段时间,实在不行,要考虑使用大功率通风设备预先向管道内送风一段时间,除此之外,井下作业的工人下井时还应腰系安全绳,以备在必要的时候抢险,有条件的还应该准备全套防污染橡胶服装,以大限度的降低对工人的危害,比较深的井下作业还佩戴防毒面具,以备不测;另外就是其他的清洗工作了,能够做到及时、干净、,不会对环境形成二次污染为目标。